站内文章搜索

国家级教学团队 “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发布时间:2014-11-11

“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于2008年 获批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团队现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1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团队成员中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 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该教学团队承担了青岛科技大学化工类专业的 化学基础课程、基础化学实验、化学专业基础课、化学专业课和化学专业特色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团队成员均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从事课堂教学工作,是一支忠诚于 党的教育事业,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并重、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教学团队组建以来,依托化学一级学科优势,以山东省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为平台,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并重,在 科研与教学改革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设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创新团队。在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 方法及教学手段现代化等方面,多方位进行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
    1. 对传统四大化学课程进行改革,重组、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构筑科学的基础化学课程新体系,建设精品课程。
    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基础化学原理为山东省精品课程;2007年基础化学原理和有机化学被列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课程重点建设课程,仪器分析为学校精品课程,绿色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为学校优秀课程,工业有机化学为学校首批重点建设的双语课程。
    教学团队主编《物理化学》出版教材19部,《多组分化学》等学术专(译) 著6部,其中《基础化学教程》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胶体与界面化学》被评为国家“百部研究生推荐教材”。
    结合教改立项,深化教学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带建设,教学团队承担了10余项教学研究计划课题,其中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资金2项,山东省教育厅重点 项目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专项资助课程2项;获得各种教学研究成果17项,其中,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实验教学及实 验技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成果三等奖3项。
    2.依托实验教学平台、更新内容、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开放实验教学
    教学团队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突出实验在化工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现已形成了基础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化学实验-专业实验-学生 科研训练等不同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创新,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科研在培养实践型人才中的 作用,将成熟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开放实验项目,培养高质量人才。
    经过多年努力,化学院建立了基础化学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科研实验平台和大型精密仪器平台等“3+1”实验室建设平台,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 要支撑。2002年11月,基础化学实验中心通过山东省教育厅“双基”实验室一类实验室评估,2003年12月,基础化学实验中心被列为山东省基础课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08年9月,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挂牌成立;2009年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获批建设,基础化学实验中心获批为 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化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3.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方法多样化
    基础化学系列课程课堂教学已经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大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基础化学教程多媒体课件》于2008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建 设《基础化学原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网站,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工业有机化学》被列为学校首批重点建设的双语课程。通 过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水平逐年提升,教学效果优良;5名教师荣获校优秀教学效果一等奖。
    4.加强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
    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并重,协调发展。团队专业学术水平高,发展方向多元化,能够满足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师资队伍的要求。教学团队已形成了化学及化工过 程中的分析测试技术、精细化学品化学、材料化学及界面化学等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承担科研项目共58项,其中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教育部新世纪 人才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7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译著6。
    较高的科研水平与较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显著,2005年以来,本科生获国家“挑战杯”竞赛三等奖3项;获山东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大学生发表科技论文41篇。
    综上所述,教学团队的标志性成果为:
    (1). 2005年以来,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实验教学改革及实验技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2). 化学系列课中有三门课程获山东省精品课程; 两门课程获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专项资助课程。
    (3). 基础化学实验中心被为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 正式出版反映教学改革成果的化学系列课教材、专著、译著、多媒体课件共19部,其中3部化学系列课教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5). 主持山东省教学研究项目18项,主持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资金2项;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性教学研究论文38篇。
    (6). 应用化学为国家特色专业;应用化学、分析化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设岗学科。
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将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政策,通过内培外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将为山东省乃至国内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团队的建设起到辐射和示范作用。
 


     1、团队设置特色
     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教学团队依托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化学工程与工艺特色专业、山东省品牌与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山东省重点学科(化 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博士点、化学一 级学科硕士点,山东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单位(基础化学实验中心),拥有领先的教学管理模式、优越的实验教学条件和先进的实验装备。以山东省 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为平台,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并重,在科研与教学改革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设 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创新团队。
     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1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团队成员中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师资的政治业务素质好,学科带头人具有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 神。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致力于化学教学、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有创新精神的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 队。
从年龄结构看,45以上的有8人,占教师总数的22%,35-45岁的有20人,占教师总数的56%,35岁以下教师8人,占教师总数的22%。可见该团队年富力强,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从师资结构看,教授15人,占教师总数的42%;副高(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19人,占教师总数的53%;副高以上人员达95%。可见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 的教师占明显优势,整体师资水平较高,4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有24人,占高级职称教师总数的近67%,最年轻的教授33岁。一批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已 经或正在迅速成长起来,担负起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任。
    从学历结构来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有34人,占教师总数的94%,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6有人,占教师总数的72%;具有硕士学位的有8人,占教师 总数的22%,近几年来通过引进和培养等措施,使高学历的教师人数明显增加,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得到明显提高,使该团队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新引进的教师有较高的学历起点和学术起点,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政治业务素养,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学缘结构看,本校毕业的教师只有3人,占教师总数的8.3%;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毕业的有33人,来自于中科院化学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等名牌院所,占教师总数的91.7%。师资来源的多样性有力地带动了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的交融与提高。 他们把名牌大学的治学精神和办学经验带入应用化学专业的办学体系,对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对发展学科和建设专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以上四个学年师资结构的现状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该团队师资结构趋于合理。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得到提升,学历正在不断优化,年龄正在年轻化。相信经 过3-5年的建设,随着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一支年龄、职称、学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过硬,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已成为教学 团队的中坚力量。
     2、专业特色
     目前该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两个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技 术)、山东省品牌与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基础品牌专业、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山东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 部共建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基础化学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为支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科研优势,坚持科研以教学为依托,教学以科研为底蕴,强化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支撑;不断加大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到本科 教学中的力度,巩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3、课程特色
     以山东省精品课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基础化学原理、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课程专项建设课程(基础化学原理、有机化学)等课程的建设为楔机,全面建设国内一 流的化工类化学系列课程新体系;理论课建设与实验课建设紧密结合,兼顾化学课程基础性、前沿性和交叉性。化学系列课程以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为主,转变 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网络教学和双语教学。通过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 求。“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4、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
     结合教改立项,深化教学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带建设,教学团队承担了10余项教学研究计划课题,学院对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实行3000~5000元 资金配套,支持团队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探索。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培育高水平的高、专、精的师资队伍。通过多项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和学校教学研究与改 革课题,获得了创新型教学改革成果,其中“工科物理化学课程改革与建设”、“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改革与实践”分别获得2005年度山 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工科有机化学课程建设与实践”获山 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优势,建设有特色的材料化学实验教学系统”获2005年山东省实验教学改革及实验技术成果奖一等 奖。
     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研究,全面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化学系列课程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多媒 体课件建设,学院专门出资5万元购买多套多媒体课件,同时加快了自制多媒体课件的研制速度,其中《基础化学教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将于2008年8月于科学 出版社出版。
     5、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
     突出实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基础性实验教学按大学科独立设课,实行独立学分。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行开放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 化工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已形成了基础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化学实验-专业实验-学生科研训练等不同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了动态、多元考 试方式,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验质量。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创新,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6、资源建设与网络教学特色
     加快加大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力度,对精品课程全部要求提供理论课教材、讲义、电子教案,出版了一批立体化教材,开发了一批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共享的网络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开展远程教学实践与研究,方便了教学,拓宽了教学渠道。网站采用目前流行的基础平台和运行环境,融入多媒体、网络和数据库技 术,集教学和管理于一体,模块功能设计注重实用性、综合性和智能性,逐步实现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网上考试、网上实验选修、课件自由点播等多种功能,使课 内课外的教学活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建设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虚拟实验室、模拟仿真实验,开通网络教学渠道。加强了实验室硬件条件建设,购置先进合理的实 验教学设备,发挥大型仪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
 
 
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校内:
    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对承担着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学院、材料学院、安全与环境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7个 学院、19个专业、近7000名学生的基础化学课程和实验教学任务,改革成果推动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使广大师生从中受益。
校外:
     (1).教材推广应用。
     自主编写开发的教材、教学课件及实验仪器设备已在本校、中国海洋大学、烟台大学、济南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潍坊学院、德州学院、滨州学院等多所院校推广 使用,得到使用单位的好评。基础化学原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物理化学试题库也被多个兄弟单位采用。傅洵教授在青岛科技大学和科学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基础化学 教学研讨会上专门做了基础化学原理课程与教材建设介绍,并得到了郑兰荪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宋天佑教授和史启祯教授的高度评价。
     (2).山东省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和山东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2005年以来,教学基地和示范中心共接待兄弟院校参观学习达500人次,接待进修教师8人次。
     2008年5月22日至26日,青岛科技大学承办了全国高等学校基础化学教学研讨会 ,在大会上张书圣教授和傅洵教授向全国参会专家代表介绍了基础化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情况。
     (3).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和“工科物理化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在省内有关院校的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工作


     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十分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构成优化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本教学基地教师队伍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培养为主的 师资队伍建设方针,结合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制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在积极争取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的同时,加大现有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深造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定期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聘请校内外一些德高望重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或者科研成果突出的教授担任主讲教师,传经授道;青年教师在正式 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前,必须进行试讲,团队对其教学方式、教学水平等进行全面综合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独立承担部分章节或实验、实习的教学工作。
     3. 在青年教师中实施导师制,给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其指导教师,青年教师与指导教师签订培养协议,指导教师对年青 教师实行“教、备、辅、改、考”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指导,同时注重师德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使青年教师在教学 和科研方面迅速成长。
     4. 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习和交流。
     5. 有计划地让青年教师参与和申请科研项目,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能力。
     6. 接受潍坊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教师做访问学者。
科研情况
1.科研项目(限5项)


项目名称
经费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海洋赤潮毒素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在线快速检测新技术和新仪器(2007AA09Z113)
91万元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2007.12~2010.12(张书圣)
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成套技术与示范
94万元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2008.12~2011.12(匡少平)
糖苷功能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NCET-04-0649)
50万元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5.1~2007.12
(张书圣)
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酶联免疫分析法研究及在植物血清学检测技术中的应用(20775038)
3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1~2010.12
(张书圣)
具有生物活性的某些新型含氮杂环化合物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20572057)
26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1~2008,12
(李  明)
染料亲和色谱复性蛋白质新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20775039)
28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1~2010.12
(李  峰)
 
2.科研转化教学情况


   
     近五年来,团队成员承担科研项目共5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1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8项。较高的科研水平与较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科研优势和科研成果突出,多年来一贯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表现在:
     (1)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学团队一贯重视科研成果进课堂,如团队带头人张书圣教授组织了一批科研项目负责人和博士,并带头为本科生讲授应用化学 前沿课程,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将本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介绍给本科生,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2)将科研成果转化开放实验项目。突出实验在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鼓励将老师的科研课题成果转化为学生实验,面向学生开放。2005年以来,科研成果已转化实验项目16项。
     (3)依托教师科研课题,建立优秀学生培养园。团队教师都有独立的科研实验室,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建立学生创新研究基地,为学生营造化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 氛围,使学生尽早融入科学前沿,达到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学生可在化学一级学科及化工、材料等相关学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在教师指导下,选 修实验、自主设计研究性学习实验,参加教师的科研和社会应用实践,或申请并独立完成学校“本科生创新工程”科研项目,拓宽知识面,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 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老师把科研课题向本科生公布,选拔部分有兴趣的大二、大三学生进入到教师的科研实验室中,给老师当助手,结合教师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广 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化学院本科生共发表科技论文41篇,其中SCI论文35篇,(见附件 9)。
     (4)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学院鼓励大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和实践活动,指定专人(研究生导师)指导,通过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加强了学生理论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2006-2007学年,化学 院大学生主持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项。2005年以来,教学基地本科生获国家“挑战杯”竞赛三等奖 3项;获山东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既促进了师资队伍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又在创新性实践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直接提高了专业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团队今后建设计划


    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是:建立教学团队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团队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进一步增强实验 时开放力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实现专业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青岛科技大学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优秀课程,把化 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优秀品牌专业,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相关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团队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成一支老中青结合、良性发展的专业教师队伍。制定队伍建设计划,重点培养和引进2名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和5名在全省有 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加大校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通过引进、培养等有效措施,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创 造各种机会加强自身师资力量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专业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若干名山东省乃至国家级的教学名师。
    (2)青年教师培训
    制定有效措施,使青年教师培养规范化、制度化,在制度上保障和指导激励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导师责任制,重点鼓励和支 持学科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对外,依托学科优势,扩大宣传力度,利用现有精品课程的优势,将青年教师培训中心打造成山东省教师培训基地。
    (3)精品课程建设
    加强精品和优秀课程建设。实施“课程建设工程”,大力推行课程的调整、合并和重整。层层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实施专业课程的精品化战略,以精品课程、优秀课 程为核心建设课程群,催生出一批拿得出、打得响的精品课程,。争取将山东省精品课程打造成国家级精品课程,校精品课程打造成山东省精品课程,并推动其他课 程的建设,使课程更上一个台阶。同时,加强教材建设,完成已立项的3本“十一五”国家教材出版,编著3-5本国内有影响的专业教材以及2-5本高质量的课 程授课课件。
    (4)深化课程改革研究与改革
    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造。努力实现“三个结合”,即素质 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结合,构建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群组成的课 程体系。积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基础扎实、思想创新、能力突出的现代复合型专业人才。
    (5)加强实验室建设
    加强山东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增加实验室面积,增加仪器设备投资。改革实验教学新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进一步扩大实验室开放。进 一步扩大和加强开放实验项目的申请与管理,使参加开放实验项目的学生的比率到1012年达80%以上。增大实验课时数;增加提高型、研究创新型实验所占比 例,将一些成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增加实验学时数,使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例为1∶1.2,切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 创新能力培养。
    (6) 加强科学研究,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建立产-学-研基地和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将充分依托学科优势,积极探索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三个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突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特色,通过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教学科研互动基地、创新实践大赛和本科毕业论文等环节,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7)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名校化工专业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开拓本专业学生与教师的国际视野。

   青岛科技大学 87365.com官网版权所有
    地址:青岛市四方区郑州路53号 电话:0532-84022681 传真:0532-8402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