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鲁教高字〔2016〕5号)要求,各参赛学院认真组织参赛报名,全校共有55支团队作品入围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省赛网络评审环节。为进一步提升参赛作品的竞争力和团队成员的实战能力,学校将于决赛前期分组举办模拟演练答辩,现将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省赛决赛化工化学环境组校内预答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大赛目的  
进一步提升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参赛作品的竞争力和团队成员的实战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化学院分团委 化学院学生会  
三、时间地点  
比赛时间:2016年11月15日(周二)13:30  
比赛地点:四方校区 二教 211  
四、参加人员  
入围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省赛网络评审55件作品中,类别属于化工、化学、环境类的。每件作品上台答辩的人员原则上不超过2人,团队其余成员可在台下观摩。  
五、有关要求  
1、每件作品汇报答辩10分钟(其中,汇报演示5分钟,咨询答辩5分钟)。汇报演示由作品作者以PPT方式进行,请提前准备好PPT汇报材料。各参赛团队派1名代表于2016年11月14日(周一)17:30前将答辩PPT拷贝至化学院分团委(一号行政楼232)。预答辩当天,请各参赛团队在12:00-13:00到答辩教室调试PPT。  
2、答辩时,汇报演示时间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4分30秒时,会有工作人员举牌提示;5分钟时,工作人员将打断汇报演示。请各参赛团队严格控制汇报演示时间。  
3、汇报答辩顺序抽签决定。各参赛团队于2016年11月14日(周一)17:30前拷贝PPT时,抽取汇报答辩顺序。届时,未参加抽签的团队,视为自动放弃。  
4、请参赛人员将作品实物或模型自行带到答辩现场。  
5、评审专家由参加预答辩团队所在学院推荐。根据各学院参加预答辩团队数量,化工学院推荐1名评审专家,牵头负责化工类作品的评审;环境学院推荐1名评审专家,牵头负责环境类作品的评审;化学院推荐2名评审专家,牵头负责化学类作品的评审。参加预答辩团队所在学院请于2016年11月14(周一)15:00前将“附件1:预答辩评委名单”电子版报至化学院分团委。  
6、在预答辩之前,各学院需提前将本学院参赛作品相关材料(作品申报书、1分钟视频和证明材料)报送相关负责评审专家审阅。答辩时,评审专家根据提前审阅参赛作品材料和现场答辩情况,对参赛团队和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杨小明 88957767  
陈 兵 84023917  
李建强 84022954  18765285771  
 
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化学院分团委 化学院学生会  
                                       2016年11月9日  
   
   
   
   
   
附件1: 预答辩评审专家名单  
  
附件2:化工化学环境组校内答辩团队名单汇总  
 
 
  
   作品名称    | 
   作品类型    | 
   主要作者    | 
   指导教师    | 
   组别    | 
   学院    | 
   作品类别    | 
  
  
   发酵餐厨废油生产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    | 
   实物产品创新    | 
   谭骁育    | 
   李俊峰    | 
   本科    | 
   化工学院    | 
   化工化学类    | 
  
  
   废弃油脂定向制备高品质富烃生物燃油技术    | 
   实验过程创新    | 
   郑海宁,蒋枫,丁志勇,孙小惠,李昆    | 
   李露    | 
   本科    | 
   化工学院    | 
   化工化学类    | 
  
  
   环保型二环己烯基次膦酸铝阻燃剂的绿色合成    | 
   实物产品创新    | 
   穆凯洁,郭振森,林洺岑,宋长生,石子珮    | 
   张恒    | 
   本科    | 
   化工学院    | 
   化工化学类    | 
  
  
   以纳米纤维素为稳定剂的苯丙皮克林乳液    | 
   实物产品创新    | 
   林洺岑,宋长生,李莹莹,孙秀霞,杜玙天    | 
   范金石    | 
   本科    | 
   化工学院    | 
   化工化学类    | 
  
  
   PEDOI新型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    | 
   实物产品创新    | 
   艾连昆,邹慧娜,张博伦,申雅晴,陈璐瑶    | 
   聂广明   辛雪琼    | 
   本科    | 
   化学院    | 
   化工化学类    | 
  
  
   基于多肽的抗污染甲胚蛋白传感器的研制及应    | 
   实验过程创新    | 
   王洪佩,田昊,纪庆洁,高海雁,王宁    | 
   罗细亮    | 
   本科    | 
   化学院    | 
   化工化学类    | 
  
  
   基于生物条码的表面增强拉曼微传感器的构建    | 
   实物产品创新    | 
   刘寻,马琳东,吴燕华,万富华,李荣华    | 
   叶素娟   李英    | 
   本科    | 
   化学院    | 
   化工化学类    | 
  
  
   DNA材料组装及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检测中    | 
   实验过程创新    | 
   王振    | 
   丁彩凤    | 
   本科    | 
   化学院    | 
   化工化学类    |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增强的海洋防腐涂料    | 
   实物产品创新    | 
   赵越,孙润卿,王瑾,马艺茹,陈爽    | 
   杨涛   李伟华    | 
   本科    | 
   化学院    | 
   化工化学类    | 
  
  
   基于海洋多糖绿色制备技术开发水产品复合保    | 
   实物产品创新    | 
   陈文慧,纪之骄,孔越华,胡陈陈    | 
   杨锡洪    | 
   本科    | 
   化学院    | 
   化工化学类    | 
  
  
   芯片预富集树状纳米探针SPR传感器的构建    | 
   实物产品创新    | 
   韩文豪,刘延强,王蕾,袁玉荣,王会青    | 
   何鹏   张飞    | 
   本科    | 
   化学院    | 
   化工化学类    | 
  
  
   一种用于异相电芬顿氧化的新型催化剂    | 
   实物产品创新    | 
   奚然,孔飞飞,陈笑笑    | 
   褚衍洋    | 
   本科    | 
   环境学院    | 
   化工化学类  |